学者关于素质教育的论述错误的是

2023-11-30 13:51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意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要达到让人正确面临和处理自身所处社会环境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目的。

新世纪初,知识经济已见端倪,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竞争、经济竞争尤其是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整个世界面临着未来社会发展与人格塑造的基本任务。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江泽民说:“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清楚地认识到,现行教育在体制、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与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有较大差距。教育实际也不尽如人意,一些教师甚至校长仍然认为素质教育不好具体操作,难落实,于是工作仍停留在喊口号上;受“应试教育”思想的禁锢,许多学校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课业负担过重,只重视智育,而忽视其他方面教育的问题;影响着青少年全面发展。为此,加强对素质教育思想的认识,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虽然一直以来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是它的一些显著特点如自主性、全面性、创新性等却为大家所公认。这些特点使得素质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模式如应试教育、职业教育等。它不仅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这些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由于一些学校和教师对素质教育认识不足、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仍然将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有些教师缺乏创新教学方法的能力,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还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在素质教育中不能得到足够的升学保障,对素质教育持怀疑态度。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素质教育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尽管学者们对于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实施方式存在一定的争议和分歧,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推广。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素质教育的定义和实施方式,以确保它能够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