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素质教育的要求

2024-01-28 01:27

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素质教育概念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但也并非绝对对立的概念,因为两者在词义上本来就并非反义词。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在素质教育观中,素质的范畴非常广大,概括起来说,它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等,作用于人的机体,构成了人的身心结构。从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的各方面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教育形式都可以纳入素质教育的范畴。

二、素质教育实施

1.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各级各类的人才素质亟待提高,而国民素质的提高必须依靠教育。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因此,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实现现代化的奠基工程。

2. 实施素质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存在许多弊端,如重智轻德,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这不仅有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阻碍了人才的健康成长。要克服这些弊端就必须深化教育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教育质量。

3. 实施素质教育是青少年一代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素质对青少年的发展至关重要。

4. 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需要。我们要培养的是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我们要培养的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三、素质教育意义

1. 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生成长实施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发展学生的能力,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和团队活动以及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来陶冶情操,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心理品质。学生既有升学或就业的职业要求,又有身心健康、公民道德、人生态度等方面的素养和需求;学生个体具有差异性、发展性的特征;学生需要掌握书本知识和理论知识,也需要发展心智水平,关注情感、价值观和态度。因此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差异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不是进行选择性的教育,而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促使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2. 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当代社会对国民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优劣的重要标准。只有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不仅使学生受益匪浅而且也使国民的整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有利于国民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进而加快我国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因此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

3. 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实现教育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一要求从根本上讲就是要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基础教育的课程教材的改革,“应试教育”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素质教育”将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目标。因此可以说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实现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标:即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